廊坊学校大全廊坊大学大全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65000
  • 网址:
点击查看“河北工业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校徽

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河北省属骨干大学。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并在河北省廊坊市设有分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1904年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50年改名为河北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建设项目验收。

学校治学严谨,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具有“勤奋、严谨、求实、进取” 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形成了“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已先后培养近20万名毕业生。中国现代工人运动先驱黄爱、陕西渭华起义领导人卢绍亭、抗日英雄洪麟阁、毛主席亲书挽联的杨十三、冀东暴动领导人赵观民,以及教育家魏元光,中国汽车、内燃机专家潘承孝,核工业专家、学部委员姜圣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柯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贾主席等均为在学校不同时期工作和学习的杰出校友代表。而更多地是工作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干部,他们以“敬业和奉献精神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深受社会的好评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已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建设项目36项,省级建设项目123项,在河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教育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学校与空军联合培养国防生工作扎实有效。有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经验典型高校”50强之一。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计划。学校在2002年和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成为在同一评估体系下连续两次获得优秀的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名博士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3名博士后被评为河北省(天津市)优秀博士后,1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以来,学校已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00余人、EMBA学生200余人,招生数均位居省内高校首位。

学校占地4000余亩(约合2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万余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9亿元,藏书180万册,实现了文献信息管理及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化,各校区实现了网络互联。总面积3000余亩的新校区已有近40万平方米建筑竣工投入使用,2万余名学生在此学习生活。

历史沿革

前清阶段

1903年1月,天津知府凌福彭受袁世凯委派,筹建北洋工艺学堂(学校最前身),选址天津东南角贡院。

1904年,北洋工艺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堂。

民国时期

1912年8月,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监督改为校长,由邢端担任。

1913年2月,直隶高等工业学校改为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校名改为"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9年5月,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升格学院,定名河北省立工业学院。

1946年10月,中央教育部把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改名为河北省立工学院,路荫柽任院长。

建国初期

1950年9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文批复河北省立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学院。

195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把河北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合并,定名天津大学,选址在南开区七里台。

1958年7月,根据河北省委批示,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

四校合并

1962年7月,河北工学院与天津工学院(由天津机电学院、天津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化工学院合并组成),改称天津工学院,由天津市领导。

1969年,天津工学院划归河北省领导。

1971年11月29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天津工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

九五更名

1992年5月20日,河北工学院在廊坊设立分院。

1994年6月2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同意把河北工学院设立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1995年2月16日,国家教委批准河北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新校名。

2001年4月,通过国家“九五”、“211工程”整体验收。

2006年6月,通过国家“十五”、“211工程”整体验收。

校园环境

河北工业大学由在天津的北辰校区,红桥校区和在河北的廊坊校区组成。

北辰校区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新校区教学楼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占地面积164.5公顷(约2500亩,即约166.7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 7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其中教学区40万平方米,生活区35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总计16万平方米,投资5.94亿元人民币,包括公共教学楼5.1万 平方米,中心实验楼1.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楼1.4万平方米,学生公寓1-5号楼5.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浴室、锅炉房、35KV变电站、污水处理站、水泵房等配套工程2.5万平方米。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是河北工业大学的一次扩建,建成后把成为河北工业大学的主校区,是统招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博士生的生活校区。据学校网的资料显示,北辰校区共有10个学院:理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其它院系均在红桥校区。

廊坊校区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始建于1992年,是河北工业大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招生由天津校本部统一进行,学生毕业,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河北工业大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新华路144号,地处京津之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区占地320余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6070平方米教室面积16868平方米,拥有完整的教学、行政、后勤管理体系。

学术研究

科研条件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完备,现有各类实验室(中心)86个,多媒体教室103间,语音室27间,公共教学计算机2696台,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64件,学校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35亿元,图书文献资料217万册,并实现了文献信息管理及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化和各校区的网络互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现有1个省部(河北省、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础研究基地),一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大学科技园已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省内11个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唐山市联合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发展研究院”,与沧州渤海新区签署“区域-大学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唐钢、保定天威等80多个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1500项科技成果在全国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应用或产业化,创经济效益过百亿元。2006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先后在唐山市、邢台市、迁安市建立了科技园区,逐步形成了“一园多区”的独特模式。2009年,学校组织实施了“环渤海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总投资8亿元、建设用地达600亩的邢台园区开工建设,2011年又与邢台“国家级光伏产业化基地”合作建立了邢台市新能源研究院,2012年总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沧州园区开工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冀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积极辐射全国,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及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科研机构,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和“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具有了国家军工保密资质。特别是2004年以来,学校新立课题近3000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课题160余项。学校主持的国家02重大专项子项目实现了河北省高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突破。学校年到校科技经费突破2亿元,近百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是河北省内获得省突出贡献奖最多的高校。

所获荣誉

2008年学校获得省内高校唯一的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时还获得了空缺2届的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学校新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学校取得授权专利480余项,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2013年1月18日,化工学院李春利教授主持完成的“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及其在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术交流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质量提高和品牌建设,建有国际教育学院,与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48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并同其中的6所大学、2个科研机构建立有实质性的合作与交往。正在实施的项目20余项,合作培养覆盖专科到博士各层次,学历教育合作项目已拓展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新西兰、瑞典等国家,在校生270余人。与法国高等计算机学院开展的合作项目已招收8届学生,大部分毕业生已在欧洲相关IT公司就职,就业升学率达100%。“十一五”期间,学校聘请外籍教师50人,招收来自芬兰、德国、法国、美国留学生400余名,派出学生500余名。学校共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4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740余人次,派出百余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和工作,邀请数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到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与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6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其中,经省政府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与法国高等计算机学院签订的本、硕连读项目,是河北省第一个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年来,学校受空军、总后勤部、济南军区等单位委托招收国防生,为部队培养专门技术人才。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474人,在1365名专任教师中706人具有高级职称,682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5个;187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近百人担任省级以上专业学会或协会的正副理事长、秘书长。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373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予以确认、依托河北工业大学创立的独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设有15个系和1个教学部,5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6万余人。

院系设置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学校有62个本科专业;设有16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3个教学管理学院,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省特色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势特色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个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并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1个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社科研究基地,3个省级研究所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是河北工业大学四大学院之一,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57人,教授35名、副教授3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7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66%。学院现有化学工艺、化学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化工过程机械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化学工程领域和生物工程领域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340人。学院还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过程机械3个河北省重点学科,“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此外,“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

学院辖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海洋技术、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九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3000多人。此外学院还设有化工原理教研室、基础化学部和仪器分析中心。

学院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多层次办学的格局。学院教学严谨、学风优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学院现承担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在内的国家级及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每年到校科研经费一千五百万元以上。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河北省、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土木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河北工学院的土木科,创建于1950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近年来坚持“立足冀津、面向环渤海、积极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科水平显著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院拥有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和交通运输系、给水排水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系、勘测工程系、地下工程系等7个系和1个力学部。下设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给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结构工程学科部、岩土工程学科部、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部、市政工程学科部、防灾减震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部。2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始建于1958年,先后经历电机系、自动化系、电气系、电气与自动化系、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七个发展阶段。学院设有学院机关、电气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河北省电器研究所五个部门;两个本科专业,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生物医学工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25人(含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含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学院党委于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先进党组织”,学院于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十余项。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年9月4日被教育部、于2009财政部批准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 4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6 人,教授 12 人,海外杰出学者客座教授 2 人。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设有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和风能与动力工程 3 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河北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专业

该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授予权、控制工程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

该专业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新专业,拥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为新设立的本科专业,相关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7个教学系、4个研究所、3个中心、1个省级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88人,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1人。90%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学院拥有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1个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管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3个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数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3个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MBA)、项目管理和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ME)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2个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6个本科专业管理学学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十分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强大、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硕、实验设备先进,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本科生教学质量高,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

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98年10月,是在河北工业大学原机械电子工程系、校计算中心CAD研究室和原动力系的汽车教研室以及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河北工业大学历史悠久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之一机械工程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授权点、2个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涉及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等3个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教授41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1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名,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学术气氛浓厚,产、学、研成果丰硕。机械工程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本科专业4个。河北省机械设计见习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中心也设在河北工业大学。学院有实验室面积5000多平米,配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机器人、快速成型机等现代化实验设备。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2人,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 10 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的教师 25 名,硕士学位教师47 名。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实验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各实验室和研究室拥有先进的专业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学院还与美国、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知名大学和国内著名院校、研究单位和大型软件公司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多名院士和知名专家被聘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学院一贯秉承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理念和“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训,根据自己学院的专业特性,在人才培养中力图体现“厚实基础、深化专业、注重理论、突出实践”的办学特色,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系、材料成型与控制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金工教研室、 材料实验与分析中心、金属材料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研究所、能源与环保材料研究所等。

材料学院共有教职工 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2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79人,本科生1375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直是学校的一个优势学科。共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等3个学科方向。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学科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一个工程硕士授予点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其中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既是河北省优秀重点学科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涵盖两个河北省重点学科。通过近五年来的不懈努力,以及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材料学科积极发展不断进步,为今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工作方面,本学科始终关注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注重加强对新兴方向的发展和建设工作,重点研究领域有界面物理化学与新型复合材料、半导体晶体生长与缺陷工程、电子材料与技术、新型功能材料、表面改性及表面物理化学等。2001年以来,本学科共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126项,其中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项,科研经费26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36篇,被国际三大索引收录324篇。获国家科技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由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组成。具有一支精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8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热能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热能工程学科是河北省的重点学科,也是列入河北工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全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河北省和天津市重点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多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热能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及环境工程是多学科交叉、高新技术集中的科学技术领域,给有志青年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学院具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面广,学科门类齐全。现设有三个系、两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五个硕士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专业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另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与实验手段先进。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多年来学院秉承“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学院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由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测量工程系和给排水工程系等6个本科教学系组成,有教师105人,其中有正教授13人,副教授及相当技术职称32人,讲师及相当技术职称39人。土木学院有1个博士点和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结构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硕士授权点)和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学院的“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治学严谨,坚持学、研、产相结合,学生在校可以参与科研和生产实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与用的距离,对优秀本科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理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由三个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应用物理系)、三个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三个基础课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工程数学教研室、普通物理教研室)、一个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及学院办公室组成。

学院有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理论物理、生物物理四个硕士学位点,20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应用物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理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本科生1033人。

学院承担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近年来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学院长期坚持“理学院科技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河北工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做学术报告,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增进了学术交流与探讨。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是在建筑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学专业始创于1959年,早期的师资力量主要源于天津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学模式亦多借鉴这两所学校,使建筑学专业具有较高的办学起点。初创期的建筑学专业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965年后曾一度停办。1983年恢复招生,为四年制本科教育。此后的恢复建设期中,河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师资培养、教学管理、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实习等方面均在延续和继承的基础上得到较快发展。

学院共有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学院配有图书资料档案中心、CAD中心、实验中心(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影像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等),为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文与法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91年改建为社会科学部,1999年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2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人文与法律学院(以下简称:文法学院)。

学院现有“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对外汉语”四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民商法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学院设有四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担负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现有本科生475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在教师中,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9人、中级35人、初级18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硕士以上教师62人,占教师总数的87%,其中博士9人。学院建有图书资料室,藏书19008册,有各类期刊167种。学院还建有拥有50台计算机的中型机房,可供教师教学与科研和学生平时学习与毕业设计使用。同时,学院还建有拥有144个座位的模拟法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并在校外建有4个教学实习基地。 设有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河北工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外国语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设有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语音实验中心、语言教育培训中心,并负责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重点为河北省乃至国家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与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合作与交往,互派教师学生进修学习。

学院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2人,讲师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5人,外籍教师7人,他们担负全校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等多语种教学工作。

学院语音实验中心语音室共有27个,1642个座位,使用面积2344平米,其中多媒体语音室6个,数字化语音室7个,可实现听放音,视频播放,网络、远程语音播放,同时还设有自由视听语音室开放教学。

学院资料室藏书5024册,中、美、日、法、俄等期刊杂志45种,报纸22种,各种光盘、语音磁带、录像带供教师、学生借用。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33人,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人,并聘有外籍教师若干名。

继续教育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源于60年代的夜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了夜大学并举办了函授教育。1984年12月成立了成人教育处,1998年10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全校的继续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现为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会理事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视教育质量为第一生命,依托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优势,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积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努力探索适合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有多名成教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为学院赢得了荣誉。1997年12月,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河北工业大学为“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荣誉称号;2002年4月,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工业大学为“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办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2006年河北省招生委员会授予河北工业大学为“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7月,在河北省成人教育协会20周年大会上河北工业大学被评为成人教育先进集体;2007年1月,河北省学位委员会授予河北工业大学为“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外语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当前,河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坚持“健康、和谐、高效、有序”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训,体现“工学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积极拓展办学渠道,加快办学结构升级,着力启动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和开展远程教育;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于1992年5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建校初为河北工学院分院,后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分院,于2008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学校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 分校拥有专任教师队伍109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0人。现有本科一批专业3个,专接本专业12个;专科专业13个。在校生4040人。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以前是招收过统招本科生。1998年以前,所有本科生都在廊坊校区入学,第二年搬到天津本部。1998年以后本部扩建,所有统招本科生都在天津本部入学了。 廊坊校区在2000年和2001年招过走读生,也属于统招本科生。走读生降分数线,基本上过了本科二批线就能上。为了吸引学生,开设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但许多人不知道走读生是在廊坊校区上4年。从2002年以后河北省不允许招走读生了,河北工业大学就再也没有招过走读生。走读生待遇与本部没有区别,但是想想在廊坊上学4年,学生的学习资源要比在本部差多了。 廊坊校区在2001,2002和2003年招收过城市学院学生(本科三批),第二年都搬到天津本部。2004年以后城市学院学生都在天津入学了。 现在廊坊校区只是招收三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贸易经济、项目管理(2010年招收了一届)(招生简章上注明了在廊坊校区入学),其他专业是专接本和专科。

附:

部分学院详细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程力学车辆工程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安全工程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生物工程应用化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类物联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物理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环境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学院数学类应用物理学
应用统计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人文与法律学院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法语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建有6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设有17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2个教学管理学院,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强势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具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种类),是全国地方工科院校中最早开展MBA教育的高校,同时也是河北省内唯一开展EMBA教育的高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部分详细情况如下:

办学宗旨

该校从办学之初即把培养高级工业技术人才作为目标,据《直隶工艺志初编》高等工业学堂要略表中所述,学堂"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同时,为“与初等浅近普通学堂不同,故以高等别之”。工艺学堂于开办次年(光绪三十年)即改为高等工业学堂。

另据袁世凯于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的《直隶筹办农工诸政情形折》所奏,学堂所录学生"约三年毕业","视各生年岁性质分高等寻常二级",并在光绪三十三年《工艺总局详振兴工艺恳择优保奖在事员绅以维持实业文》中评价高等工业学堂"现在学生二百人,普通学均已完备,其化学机械制造、化学图绘各专科均能实地练习,各臻高等程度。已毕业者五十余人"。该校在光绪二十八年创办之初,即已招收学生30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京旗练兵处咨送八旗学生三十七名,附学。十月,再招新生百余名。

此时,共有学生140余人(不含37名八旗学生),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校各类学生已近300人(含各类附学生),第一届学生毕业,化学制造速成科13名,图绘科14名,化学制造科13名,化学科10名,共计50名。其中选出优等生14名,送往日本深造。

办学成果

河北工业大学风景照学校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学校获“质量工程”国家级建设项目14项,省级建设项目91项,在河北省高等学校中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上实现了突破。学校与空军联合培养国防生工作扎实有效。有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30%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32个校级实验室(中心)。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育人计划。学校在2002年和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从而成为在同一评估体系下连续两次获得优秀的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名博士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3名博士后被评为河北省(天津市)优秀博士后;11篇博士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人分获国家、河北省(天津市)博士后科学基金或选派赴欧培训考察及开展合作研究资金资助。2009年学校成功招收第一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330人、第一批EMBA学生61人、第一批硕博连读研究生11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EMBA招生数位居省内高校首位。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唐山市联合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发展研究院”,与唐钢、保定天威等80多个省内外大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全国数百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技术合作与成果推广,仅“十一五”期间科技成果在省内外企业产业化就达1267项,创经济效益过百亿元。学校开发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筛法海水提钾高效节能技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海水提钾过经济关,已成功完成了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示范工程研究。“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技术及其相关专利成功在宁晋产业化后,学校持续多年在技术和人才上给予支持,使河北晶龙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生产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达270亿元;新型立体传质塔板技术CTST系列塔板技术先后被列入国家和天津市的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在国内30个省市的大中型企业广泛应用,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2006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先后在唐山市、邢台市、迁安市建立了科技园区,逐步形成了“一园多区”的独特模式。2009年,学校组织实施了“环渤海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领导

历任校长

姓名

时间

职务

姓名

时间

职务

北洋工艺学堂河北工学院
凌福彭1903时称总办赵今声1950,1951院长
周学熙1903潘承孝1958,1962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天津机电学院
毛庆藩1903,1904时称总办李中垣1958,1962院,长
周学熙1904,1907天津建筑工程学院
孙多森1907,1909闫子亨1958,1962院,长
邢,端1909,1912时称监督天津化工学院
直隶高等工业学校袁血卒1958,1962院,长
邢,端1912,1913校,长天津工学院
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潘承孝1962,1971院,长
武,源1913,1917校,长河北工学院
杨育平1917,1926潘承孝1962,1971名誉院长
魏元光1926,1928林牧1978,1983院,长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邱澄1983,1986
魏元光1929,1936院,长张闽1986,1991
路荫柽1936,1946代,院,长冯其标1991,1994
河北省立工学院颜威利1994,1995
路荫柽1946,1949院,长河北工业大学
赵今声1949,1950颜威利1995,2002校,长
(资料来源参考校史)潘承孝1995,2003名誉校长
高峰2002,2004校长
傅广生2004,2012
李强2012-2012
展永2012-今校长

知名校友

顶尖学者

柯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圣阶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专家

饶芳权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今声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教育家
赵飞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玉岭河北工业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
陆俭国中国低压电器领域开拓者马书根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
来新民长江学者“973”首席专家甘中学千人计划,新奥,集团首席科学家
王树新长江学者姜忠义国家杰青
董金勇中科院百人于海峰北京大学教授青年千人
何任杰得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饶利芸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
王彦飞国家杰青夏振海北德克萨斯大学
李尔平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殷福星长江学者千人计划
政治英才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周绍熹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王学军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建中河北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
孙广相原外经贸副部长白润漳河北人人大副主任
李振东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原天津市副市长李中垣原天津市副市长
袁血卒民政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何少存河北人人大副主任
李非平原冶金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仪舜全国人大财务委员会国有资产法起草工作组组长
刘文藩原天津市人大副主任安振东黑龙江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
王祖述天津市市副市长,天津市人大副主任王成怀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秀芳河北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任学锋天津市副市长
企业英才周学熙中国近代实业家陈云峰华业地产副总经理
邢端近代实业家梅长春天津新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明辉波音公司决策部部长李兆廷东旭,集团董事长
李春岗泰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金芳美国EEC电子能源公司技术总裁
刘义生河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宋淑才中国兵装天威集团副董事长
刘金成河北,正元,化工集团总裁
文艺英才李叔同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家沙驼当代,国学家
军事杨十三抗日英雄洪麟阁抗日英雄
田野冀东暴动领导人之一黄爱中国现代工人运动的先驱
卢绍亭中共天津地委早期的重要领导
教育家潘承孝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魏元光教育家 河北工学院首任院长

文化传统

校训规范字体

学校校训

“勤慎公忠”

释义:

勤:勤以治学;慎:慎以立身;公:公以对人;忠:忠以处事。

校训溯源

“勤慎公忠”的校训是该校前身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魏元光院长在从事工业教育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魏元光,著名工业教育家,曾先后任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等校校长,1929年-1936年,在任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院长期间,一直用“勤慎公忠”的思想和精神指导办学,教育师生,带领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取得辉煌的成就,其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均属国内一流,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1936年,魏元光于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院长任上奉命筹组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被任命为该校校长。1937年10月15日,魏元光院(校)长基于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时期对人才培养和办学实践的认识,在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开学典礼上首次明确提出“勤慎公忠”的办学遵循和人才培养思想。随后的十几年间,魏元光在多篇文章中对“勤慎公忠”思想进行了阐释,使这一思想不断丰富并最终成型。

由此可见,虽然“勤慎公忠”首次提出是在中央工校,但其思想早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时期已经形成。

基本遵循

一个多世纪以来,“勤慎公忠”思想一直成为指导该校的办学理念,是该校百余年来办学历程的基本遵循,对该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30年,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纪念周会上,魏元光院长提出:“将工业学院造成一种特别精神,养成一种特别力量,一致团结起来,为公服务,以完成工业家建设的使命。希望该们工业学院的校友同学,人人都能学问向上,人格向上,精神向上,尽责任,有作为,成一强健分子;并能彼此互助,彼此合作,努力为公服务,走向建设的道路。本着自己努力、与人合作的原则,为国为公,共同进行。”其后,1935年,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开学典礼上,魏元光院长又把“勤朴耐劳,分工合作”作为工业学院的校风确定下来。这种勤朴耐劳、分工合作,乃至为国为公的精神正是“勤慎公忠”校训的最好诠释。

在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河北工业大学始终秉承“勤慎公忠”的育人理念,励精图治,开拓进取,迭逢艰难而从未却步,历经险阻犹始终向前,形成“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

1937年当祖国处在危难之际,魏元光院长即告诫大学生们,“在现在的时候,凡事莫大于国难”,他说:“无论古今中外,一个民族当国难当头,存亡绝续之交,由于时代的刺激,必然的要产生大仁大勇、忠肝义胆之士,以国家为前程,以天下为己任,有大该而无小该,有民族而无个人,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不惜以自己的肝胆心血铸成民族之魂,不惜以个人的头颅换取民族的独立,成仁成义,为公为国。”要大家“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这亦是“勤慎公忠”校训的真实写照。“勤慎公忠”的校训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但是它充分体现了河北省立工业学院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并在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河北工业大学的传统精神和特色。

正是“勤慎公忠”校训,培育了工大人以天下为己任,忠贞爱国,临难不屈,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尚勇精神、爱国情操和敬业乐群、道艺兼修、好学求新、务实进取的高尚品格。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志士才俊,革命先驱黄爱、卢绍亭、洪麟阁、杨十三、赵观民,学界专家魏元光、潘承孝、姜圣阶、卢鹤绂、柯俊,国家和省市级领导人贾庆林、王学军、任学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内涵阐释

魏元光院长在总结多年从事工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勤慎公忠”的校训,即“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事。”百余年来,河北工业大学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在继往开来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经过不断的探索、积累、提炼,丰富原有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勤慎公忠”的校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勤”,即勤劳、勤俭、勤奋、勤思。韩愈《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魏元光院长提出:勤者,辛勤劳动,刻苦钻研。勤是治学之基,河工人要培养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才。

“慎”,即慎思、慎言、慎行。《礼记·中庸》中说:“慎思之,明辨之”。魏元光院长提出:慎者,精心作业,精心操作。慎是立身之本。河工人要用心思考,审慎求真,尊重事实,明辨是非,遵循规律,科学创新。

“公”,即公平、公正、公开。《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魏元光院长提出:公者,大公无私,奉公守法。公是治校之道。河工人要培养公平、公正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做到公道、正派、诚实守信。

“忠”,即忠心、忠实、忠诚。《左传》中说:“临患不忘国,忠也。”“忠”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魏元光院长提出,忠者,热爱祖国,敬业尽职。忠是立业之根。河工人要培养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永远保持对祖国、对人民、对母校的热爱与忠诚,担负起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勤慎公忠”四字校训,厚重大气,精炼简洁,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它体现了河北工业大学这所百年学府良好的精神风貌,凝练了该校大学文化精髓,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河北工业大学的优良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发展要求和实际,同时体现了崭新的办学理念和更加高远的发展目标。它会激励和引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早日把河北工业大学建成国际知名、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新闻

许宁副省长莅临河北工业大学看望慰问教师楷模代表

许宁副省长慰问教师楷模代表2013年10月17日下午,在河北工业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华诞之际,河北省副省长许宁专程莅临河北工业大学看望慰问了建筑与艺术学院退休老教师杨倬教授、电气工程学院陆俭国教授、化工学院李春利教授,为他们送去鲜花和祝福。校领导李强、展永、郭健陪同慰问。

许宁副省长首先代表张庆伟省长看望了杨倬、陆俭国、李春利三位教师楷模代表,并转达张庆伟省长对全校师生的慰问和对河北工业大学110周年校庆的祝贺。他说,作为河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省政府和省长始终对河北工业大学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他希望学校要再接再厉,在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重点学科支撑上多下功夫,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为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