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创建于1975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2004年,学校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分离正式划归廊坊市政府管理。学校占地面积123336.5平方,现有128个班,在校生5240人,教职工501人。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是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建国道350号。
管道局中学创建于1975年3月,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建国道350号,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普通示范性高级中学),包括一所完全中学、三所附小和辽宁盘锦分校。2001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4年10月13日,学校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分离正式划归廊坊市政府管理,为正处级建制。现任校长兼党委书记仝庆根。
1975年3月,管道局中学前身“华北输油管线指挥部职工子弟学校”成立,设中学部和小学部。
1980年,小学部从学校分离,建立管道局子弟第一小学。
1981年,建立管道局子弟第二小学。
1986年,管道局中学由科级单位升为处级单位,二所小学附属中学。
1990年,建立管道局子弟第三小学,附属中学。
1993年,建立管道局子弟第四小学,附属中学。
2004年10月13日,学校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分离正式划归廊坊市政府管理,为正处级建制。
2005年,二附小并入中心小学更名为一附小,四附小更名为二附小,三附小名称不变。
2006年,管道一公司分校并入学校初中部和三所附属小学。
总占地面积123336.5平方米,建筑面积35041平方米。
学校多次获得廊坊市和管道局“双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廊坊市教育先进单位、素质教育明星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石油系统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普教系统教学工作先进学校”、“河北省‘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河北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绿色学校、花园式单位”、“河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北省优秀政研会”、“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德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月活动、艺术节、家长学校、“三全”育人、“四自”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德育量化、德育科研等方面逐渐形成学校德育特色。1990年学校在全国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介绍经验,其论文刊载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上。1991年学校在全国家长学校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1992年4月25日《中国青年报》以“工作到家,差生不差”为题对该校育人工作作了宣传报道。1996年学校德育专著《普通中学德育实践与探索》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结成共建单位。1990—2001年学校承担的五项省部级以上德育科研课题均已按期结题并通过评审验收。1999年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集体三等奖。学校特别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上好行为规范课和礼仪课,学生操行合格率达99.9%,违法犯罪率自1990年已连续16年保持为零,在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已蔚然成风。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推进科研兴校方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教法到学法研究,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研究探索出一条科研兴校的路子,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在廊坊市一直名列前茅,培养出1名市区中考状元,高中教学工作自1996年已连续9年获廊坊市第一名。结止2005年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毕业生2800名。高考上线率95%以上,培养出李昂、程易、鞠武建、于洋等4名廊坊市高考文理科状元,连续13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校始终把科研兴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了浓郁的科研氛围。学校教学承担的三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学校承担的国家教委教育科研规划办的科研课题《中学各科素质教育新教案》中的初中几何、历史、政治、化学四部分已经编入《素质教育新教案》一书,并由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发行。近5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优质课及指导奖达800人次。其中国家级225人次,省级128人次。
学校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为学生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学校音体美训练队成绩斐然,1985年和1988年学校足球队获第一、二届河北省青少年运动会足球赛冠军。1991和1992年学校排球队获得廊坊市中学生排球赛冠军,1996年获廊坊市足球锦标赛冠军,1999年获廊坊市中学生男篮冠军,1999年获廊坊市健美操团体亚军,2000年获河北省健美操大赛团体第四名。学生书法、绘画、演艺等多次在省市及全国大赛中获奖,涌现出一批艺术人才。1982年黄春莲同学二胡独奏在全国少儿民乐比赛中荣获金牌,并应邀出访日本。2000年8月卢楚同学在全国第三届“安利育苗杯”围棋比赛中荣获个人第一名。2001年程婷婷同学参加全国首届推新人艺术大赛荣获朗诵金奖和声乐十佳。近10年来,中学生在市局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019人次,学校东方文学社共培养出省级学生作家5名,市级学生作家4名,有2人入选文化部《中国青少年年鉴》,有9人被文化部首都文化艺术中心吸收为“中国小记者”,2人被全国中语会文学社团研究中心授予“希望之星”光荣称号。目前已有8部学生个人专著出版。有2部学生作品集出版。东方文学社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称号,1997年荣登“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行列,2002年又荣获“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面旗”称号。文学社成员在全国公开发表文章300多篇,其中有80多篇获奖。学校代表队多次在河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类中学生电视知识大赛中获奖。
2004年10月13日,学校所属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与廊坊市政府签署移交协议,学校正式划为市直中学。
离家很近,应该是廊坊比较好的学校 上次同事让我打听那边附近的房子,想把小孩转到这个学校的呢 就是总是有会在建房子的,而且那边学校门口的交通业特别堵
廊坊管道局第二小学系一間市一級既小學..相比起芳村小學同康有為紀念小學差D..
但好多坑口村既小朋友都系系呢間讀書...因為比較近自己屋企..唔洗搭車..
參觀過呢間小學..環境都算唔錯..D老師同學生都好有禮貌..